星巴克中国业务剥离竞标火爆!10大资本厮杀!丨企业动态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部分业务的竞标者,已纷纷提交报价,对该业务的估值高达 50 亿美元。这一潜在交易,极有可能成为近年来全球消费品公司在中国最具价值的业务剥离案之一。
上个月 CareerIn投行PEVC 曾报道,星巴克邀请了约 10 家潜在买家在 9 月初前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如今看来,多数竞标者给出的估值,是基于星巴克中国 2025 年预计 4 亿至 5 亿美元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即10倍EBITDA。更有甚者,有竞标者给出的 EBITDA 倍数高达十几倍。
这样的估值水平,与星巴克的主要竞争对手瑞幸咖啡相比,竟也不落下风。当下,瑞幸咖啡的预期 EBITDA 倍数为 9 倍(未来 12 个月)。瑞幸近年来可谓是风头无两,凭借低价策略和在下沉市场的迅猛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攀升,给星巴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这些传闻,星巴克发言人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强调了公司最新季度的亮眼表现:国际业务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中国业务收入更是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此前有消息传出,参与竞标的不乏行业内响当当的名字,如凯雷、殷拓集团、高瓴投资、春华资本、贝恩资本、KKR 以及腾讯等。如此豪华的竞标阵容,足以见得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吸引力。
星巴克自 1999 年进入中国,在北京开设首家门店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咖啡市场的领军者,引领着咖啡文化的潮流。但如今,中国咖啡市场早已今非昔比,本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瑞幸、库迪等通过低价策略和疯狂的门店扩张,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就拿瑞幸来说,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总净收入达 123.5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7.1%;门店数量更是一路狂飙,全球总门店数已达 26206 家,对星巴克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巨头也纷纷布局咖啡业务,凭借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门店网络,在咖啡市场分得一杯羹。
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星巴克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严重挤压。尽管星巴克试图通过推出新品、IP 联名、短视频营销以及与美团、抖音等平台合作来挽回局面,但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星巴克还在今年 6 月首次在中国市场实施降价,部分非咖啡类冰饮平均降幅达 5 元,然而这一举措也未能有效扭转其市场颓势。
星巴克寻求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的举动,或许正是其应对激烈竞争的无奈之举。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星巴克有望获得资金支持,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应对本土品牌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苹果更新iPhone 17系列“以旧换新”政策:16 Pro Max国行最高抵6550元
国台办回应台会涉九三阅兵言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不容篡改,不容抹杀
人大常委会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计划执行报告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最贵17999元 准备好钱了!郑州富士康iPhone 17产线万人两班倒赶工
三星在X开启“#iCant”宣传,嘲笑iPhone 17升级缓慢、缺乏突破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